2月7日,香港投资署发出了一份净资产审查通过信。这份信本身很普通,但此次却因申请人使用以太币(Ethereum)作为净资产进行申请并获得认可而备受关注。消息很快在网络上广泛传播,许多平台纷纷报道,声称香港投资署新增了一种资产证明方式。
现在大家所说的加密资产,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虚拟货币,主要包括像比特币(BTC)和以太坊(ETH)这样的加密货币,以及像泰达币(USDT)这样的稳定币。这些资产被称为加密货币,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最大特点是保密性强、安全性高。
香港投资署在净资产审查上是否放宽了要求?
是的,净资产审查的时间范围确实发生了变化。自2024年3月1日香港推出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来,净资产审查要求申请人提供过去2年中等值3000万港元的资产证明,这意味着申请人需要证明自己在过去的2年都拥有3000万资产。
但从2025年3月1日起递交的申请,审查时间范围缩短为仅需提供过去6个月(即180天)的资产证明,只要在这段时间内资产达到3000万即可。
然而,香港投资署关于净资产范围的设定从未改变。投资署官方对“净资产”的定义一直是:【从任何资产、物业或资本中扣除用作抵押或附在其上的任何及所有押记、留置权或产权负担后的剩余金额。】
实际上,自2024年3月1日香港新的投资计划开放以来,香港投资署的各类文件中从未明确表示加密货币不能用作资产证明。
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在社交媒体上确认:只要能提供充分材料说服投资署主任,加密货币就可以用于净资产审查。

那么用加密货币做香港投资移民净资产审查,会面临哪些挑战呢?
资产估值:需要由持牌审计机构或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(如HashKey、OSL)提供资产估值报告。
存储方式:资产可以存放在冷钱包或受监管的交易所账户,需提供持仓证明。如果资产在非香港持牌交易所,还需提交法律意见书,说明资产来源和合规性。
资金来源证明(SOF):
必须提供完整的加密货币购入记录,包括:
最初购入方式(如银行转账至交易所、场外交易OTC、挖矿收入等);
交易所账户的交易流水和存取款历史;
钱包地址的链上交易记录(可通过Etherscan或BTCExplorer查询);
如果资产来源于早期挖矿,还需提供挖矿设备采购记录、电费账单等补充证明。
实际案例:2025年2月,有申请人通过香港持牌交易所HashKey提交了3,000万港币等值的ETH资产证明,并提供了完整的交易记录,确保资金来源合规,最终成功通过审查。
为什么币圈高净值人士应该抓住香港投资移民新政?
全球身份规划:持有香港身份意味着更便利的全球资产配置,享受低税环境和强大的金融体系支持。此外,香港身份还可以作为未来移居新加坡、英国、美国等地的“跳板”,增加身份自由度。
数字资产合规化:通过香港持牌交易所或家族办公室结构,币圈人士可以将加密货币合规地转换为可投资资产,降低跨境资金风险。
享受香港金融优势:香港是全球最友好的加密货币金融中心之一,拥有开放的Web3生态和丰富的家族财富管理工具,有助于财富传承。
未来,香港还可能推出数字港元(HKD)或官方稳定币,加速加密资产的主流化应用。
适合人群:
包括计划在香港持牌交易所合规交易加密货币的币圈投资者;
关注虚拟资产ETF等合规投资渠道的加密玩家;
以及希望通过家族办公室持有虚拟资产,优化全球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士。
2025年是币圈高净值人士申请香港投资移民的最佳时机。政策优化使得净资产审查门槛更低、资产管理更灵活,提升了超高净值人群申请的可行性。香港身份为币圈人士提供了全球化身份规划的通道,同时确保资金合规。
此外,家族办公室投资被纳入合资格资产,为Web3投资者带来了更高效的财富管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