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阳移民 远阳移民slogan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香港教育正迎来历史性变革,2025年施政报告为赴港学子开启更大门扉。

9月17日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了题为“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”的2025年《施政报告》。这是他任内发布的第四份施政报告,其中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尤为引人注目。

这些政策不仅延续了香港近年来“抢人才”、“强教育”的战略方向,更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。从非本地生招生名额提升到“留学香港专班”成立,从宿舍供应增加到与内地职专互认,一幅香港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的宏伟蓝图正在展开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 

01

教育扩容:

非本地生学额提升至50%,

保障本地生权益不变

 

2025年施政报告宣布,自2026/27学年起,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,将从本地学额的40%增至50%;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,也将由100%提高至120%。

这一政策调整体现了港府“两头兼顾”的思路:既给非本地生更多机会,又绝不挤压本地生的资源。

政府明确表示,每年15000个本地生资助学额的政策将维持不变。按照这一基数计算,非本地生名额将增至7500个。

数据显示,2024/25学年修读八大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人数仅相当于本地学额的约23%,远未达到此前40%的上限,这表明新政后仍有充足的扩容空间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 

 

02

 宿舍供应:

 城中学舍计划升级,多管齐下解住宿难题

 

针对香港高校长期面临的“宿位不足”痛点,政府推出了升级版的“城中学舍计划”。

该计划允许将商业大厦或酒店改建为学生宿舍,免却繁琐改划手续,并可保留过剩地积比。即日起,不只商厦改装,在拆卸原有商厦后重建的全新学生宿舍也能享受这些便利措施。

政府还将在今年内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用于兴建新宿舍,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。

一些改造项目已经显示出成效,如元朗方舱医院改造的学生宿舍,月租仅2000港元,还包水电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 

03

品牌推广:

成立“留学香港专班”,拨款4000万港元全球招生

 

为打造“留学香港”品牌,教育局将成立「留学香港专班」,统筹推动香港教育国际化。

这一专班将启动“Hong Kong: Your World-class Campus”宣传计划,推广香港优厚学术、科研和国际合作资源。教资会将拨款4000万港元,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。

还将推动专上院校举办更多暑期游学活动和“游学香港”高增值活动,吸引非本地高中生来港体验,提前感受香港教育环境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 

04

北都大学城:

分三阶段落地,打造产学研融合新模式

 施政报告提出,香港要加快打造国际专上教育枢纽,核心抓手便是“北都大学城”建设。

这一宏大的计划将分三阶段落地:2026年启动洪水桥,2028年开发牛潭尾,2030年建设新界北新市镇。每个区域都有明确定位。

洪水桥将侧重高端专业服务与职业培训;牛潭尾对接新田科技城,重点发展生命健康科技,有望迎来香港第三所医学院;新界北则着力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。

对未来学生来说,大学城不仅意味着更多学位供应,更是产学研结合的新平台,提供更丰富的实习机会和更紧贴产业的学习路径。

 

 

05

基础教育:

直资学校试点扩招,DSE国际认可度持续提升

 

除高校外,中小学教育亦有突破。政府将以“试点先行”方式,允许直资学校申请上调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,通过“学生自资入读”模式,录取更多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生(含内地学生)。

香港中学文凭考试(DSE)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,目前已获全球1100所高校认可。

报告提出两项关键措施:一是扩大国际宣传,通过参与国际教育展、与海外高校签订认可协议等方式推广DSE;二是加大打击违规提供DSE课程、“借壳办学”等行为,保障学生权益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 

06

职业教育:与内地副学位互认,应用科学大学崛起

 

施政报告明确提出,要推进应用科学大学建设,并推动其与内地、海外龙头企业合作,形成“产教融合”新格局。

政府会继续与内地积极探讨落实香港和内地互认副学位程度学历,有助两地职专毕业生跨境求职或升学。

两所应科大已获授新名衔,将联手内地顶尖职业院校,探索大湾区协同发展。这意味着未来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多认可,技能型人才赴港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。

 

 

07

数字教育:

投入20亿元推进转型,人工智能研发院将成立

 

为应对科技变革,教育局在优质教育基金中预留20亿元推进数字教育,2026年出台《中小学数字教育蓝图》。

蓝图内容涵盖优化资讯科技课程、制定“人工智能素养”学习框架,并将AI教育纳入核心课程,同时加强对教师的AI教学能力培训。

政府还将推出30亿元科研计划,2026年成立“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”,促进AI上游研发、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 

 

 政策对比:

2024与2025年施政报告教育政策对比

 

 

相比2024年施政报告,2025年在教育领域有了明显升级和扩展。

去年施政报告将非本地生限额提升至40%,而今年则进一步提高到50%;去年提出了建设北部都会区的构想,今年则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分区规划。

去年报告已经开始关注职业教育和数字教育,而今年在这些领域提出了更具体的措施和更大的资金投入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影响与建议:

赴港留学迎新机遇,早规划抢占先机

 

 

2025年施政报告的教育政策对内地学生意味着更多机会:进入香港八大的通道更加宽广,尤其是硕士、博士阶段的深造机会大幅增加;住宿供应逐步扩充,居住压力将有所缓解。

对内地家庭而言,赴港求学将越来越常态化,信息渠道也更透明。未来中学生甚至有机会通过短期游学提前接触DSE体系或港校氛围,为升学做好铺垫。

建议计划赴港留学的同学:提前了解招生政策变化,尽早准备语言成绩和申请材料;关注北都大学城和新开设课程的信息,抢占新兴领域先机;考虑多渠道赴港,如先通过直资学校中学阶段赴港。

香港2025施政报告重磅发布!教育扩容升级,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增至50%!

 

 

结语

 

北都大学城的分阶段建设已经排定时间表:2026年启动洪水桥,2028年开发牛潭尾,2030年建设新界北新市镇。

香港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,更正在成为国际教育枢纽和全球人才高地。对于考虑赴港深造的学生来说,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。

未来几年,当新的宿舍楼拔地而起,当北都大学城迎来第一批学子,香港的教育图景将彻底改变。

 

 

 

考核求职者的动机与工作期望,考核求职者仪表、性格、知识等特征,考核笔试中难以获得的信息,考核求职者的动机与工作期望。


7*24小时咨询热线:
400-888-3992
深圳公司  
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卓越世纪中心1号楼27层

电话:0755-8271 8203

香港公司  

地址:香港九龙尖沙咀么地道67号半岛中心8层

电话:852-46343067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远阳寰宇移民

远阳寰宇移民
微信小程序

移民评测

在线咨询